海鲜暂养第六篇–暂养过程中的疾病防控

活鲜产品的疾病不易察觉,待到发现时,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,而且现在关于海产品疾病尚无良方。因此对海产品的疾病防控要树立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理念。海鲜暂养中,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,水霉病等。

1、鱼病的初步诊断方法

1.1目检与解剖

(1)对鱼体的头部、嘴、眼睛、鳃盖及鳍条等仔细观察,检查皮肤有无充血、发炎、有无溃烂、体表粘液多少,鳍基部是否充血,边缘是否正常,看是否有大型的病原生物或特殊的症状表现。

(2)鳃部检查重点是鳃丝,首先应注意鳃盖是否张开,然后打开鳃盖,观察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,粘液是否较多,鳃丝是否肿大和溃烂。鳃盖内侧是否开天窗,有无肉眼可见寄生虫等

(3)将鱼体体腔剪开,首先观察肠、肝脏、胆囊、生殖腺、脾脏、鳔等的形状和颜色是否正常,有否充血发炎和大型寄生虫寄生等;内脏的检查:中肠是检查的重点,将病鱼的肠剥离开,看看肠是否充血。有无腹水,体腔内有无大型寄生虫,有无充血发炎和溃烂。

2、暂养过程中常见疾病的产生及治疗方案

2.1 水霉病的产生及治疗方案

水霉病又称白毛病,主要是因为鱼类被霉菌孢子侵入而感染。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,各种养殖鱼类从卵到成体均易被感染。水霉和绵霉广泛存在于各种淡水水域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(5-26°C),其最适繁殖温度为13-18°C。因此水霉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但尤以早春和晚冬最容易流行。

引发水霉病的主要原因:

1、水霉病发病的第一要素是温度,夏天基本看不到水霉病。只要水温一下降,水霉就开始流行。数据表明,在低于23°C的水体中,水霉就开始感染鱼类了;

2、捕捞或运输中引起鱼类受伤;

3、鱼类体表残存寄生虫;

4、在冬季寒冷条件下引发鱼体冻伤;

5、鱼池中有死鱼,水霉在鱼类尸体上迅速繁殖,进而感染其他鱼体;

6、鱼池过于清瘦,鱼类极度饥饿或营养不良。

7、鱼池放养密度过大。

鱼类得了水霉病的的特征:

1、鱼类被霉菌感染后,因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,皮肤粘液增多。

2、鱼类焦躁不安、运动失常、行动迟缓、食欲减退、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亡。

3、肉眼观察病鱼体表的外菌丝。结合鱼的运动和摄食情况可作出诊断,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观察鱼体表面的菌丝进行确诊。

水霉病的预防:水霉病的防治重在预防,水霉菌和绵霉菌是广泛存在于淡水水域中的条件性致病菌,只有鱼体体表受损伤后,才可能被感染。因此预防此病最关键的是避免鱼体受伤。预防水霉病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:

1、缓慢提高水温,避免鱼类感染霉菌、绵菌等;

2、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操作要小心、仔细、避免鱼体受伤;

3、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寄生虫的防治工作,如发现有寄生虫,应及时进行治疗;

4、在寒冷的冬季捕捞时尽量小心,避免鱼体冻伤;

5、及时捞出鱼池中的死鱼,避免感染其他鱼;

6、鱼池水应肥瘦适宜,避免鱼类饥饿或营养不良;

7、用高锰酸钾清理鱼池消毒,可有效减少水霉病的发生;

8、受伤的鱼体用高锰酸钾溶液、碘酒涂抹伤口,或用3%-5%的食盐浸洗鱼体;9、合理控制放养密度;

水霉病的治疗方案:水霉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,早治疗可采取以下的治疗方法:用浓度400mg/L的小苏打和400mg/L的食盐水混合液进行鱼体消毒;

2.2 白点病的产生及治疗方案

白点病是由于水体小瓜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、鳃、鳍、头部、口腔等,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。

鱼类得了白点病的症状:由于虫体的不断刺激,引起鱼类鳃上粘液细胞大量分泌粘液覆盖在鳃丝上,使鱼体呼吸、排泄和渗透机能破坏而导致死亡;食欲不振、离群或反应比较迟钝;皮肤、鳍条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小斑点的囊泡,体表发炎,局部坏死。鳞片易于脱落。有的病鱼鳍条腐烂、裂开,且基部充血发红。

  预防及治疗方案:

1、小瓜虫的适宜温度为15-25°C,低于10°C和高于28°C其发育终止。28°C以上时幼虫极易死亡,因此升高温度可预防小瓜虫病。鱼类一旦得了白点病,首先将得病鱼类与其他鱼类隔离,对得病鱼类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°,杀死小瓜虫,使其从鱼体表面脱落;

2、可用5%盐水浸泡数天,具体视海鲜受伤情况而定;

3、用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甲基蓝溶液,每天浸泡6小时。

最近新闻